在 2.4G 天線的設計與制造中,天線基板材料的選擇至關重要,它直接影響著天線的各項性能指標。
從介電常數角度來看,不同基板材料的介電常數差異顯著。例如,常見的 FR-4 材料介電常數約為 4.4 ,而聚四氟乙烯(PTFE)等高頻材料介電常數則較低。介電常數較高時,會使天線尺寸變小,因為天線尺寸與波長相關,較高的介電常數可縮短波長,進而縮小天線物理尺寸,這對于小型化設備意義重大。然而,介電常數升高也會降低天線帶寬,限制其工作頻率范圍,影響多頻段通信能力。在一些對帶寬要求嚴格的 2.4G 通信場景,如 Wi-Fi 802.11n 標準下的多頻段傳輸,就需要選擇介電常數合適的基板材料,以保證帶寬滿足要求。

損耗角正切也是關鍵因素。像 PTFE 這類材料具有低損耗角正切的特性,在信號傳輸過程中,能有效減少電磁能量轉化為熱能而造成的損耗,提高天線輻射效率。輻射效率高意味著更多輸入功率能轉化為輻射出去的電磁波,增強信號傳輸距離和強度。相比之下,損耗較大的基板材料會使信號在傳輸中迅速衰減,導致天線性能大打折扣,在長距離通信或對信號強度要求高的應用中,就難以滿足需求。
熱膨脹系數同樣不可忽視。在不同工作環境溫度下,基板材料熱膨脹系數若與天線其他部件不匹配,會引發結構變形。例如,在高溫環境中,基板過度膨脹可能導致天線的金屬輻射體與基板之間的連接出現問題,影響信號傳輸,甚至使天線失效。所以,在選擇基板材料時,需充分考慮其熱膨脹系數,確保在預期工作溫度范圍內,天線結構穩定,性能不受影響。
此外,基板材料的成本和加工難度也會間接影響天線性能。成本低、易加工的材料,如 FR-4,便于大規模生產,能保證天線產品一致性,進而穩定天線性能。而一些高性能但加工難度大、成本高的材料,雖理論性能優越,但在實際生產中可能因加工精度難以保證等問題,導致天線性能波動。
不同材料的天線基板在介電常數、損耗角正切、熱膨脹系數等方面的特性,通過影響天線帶寬、輻射效率、結構穩定性等性能指標,蕞終決定了 2.4G 天線在實際應用中的表現。在 2.4G 天線設計與生產過程中,需綜合考量這些因素,準確選擇合適的天線基板材料。